首页 >> 浸水营柯

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生猪成本收益分析大萼杜鹃

发布时间:2022-08-04 14:17:13 来源:太康农业网
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生猪成本收益分析 摘要:新农养猪网市场分析最新消息:按照农本调查工作安排,我省对172户生猪调查户2015年上半年生猪饲养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抽样调查,现就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。一、生猪成本变化总体情况2015年上半年,我省生猪成本变化总体趋势,一是主产量波动不大。除大规模产量同比

新农养猪网市场分析最新消息:

按照农本调查工作安排,我省对172户生猪调查户2015年上半年生猪饲养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抽样调查,现就有关情况分析报告如下。

一、生猪成本变化总体情况

2015年上半年,我省生猪成本变化总体趋势,一是主产量波动不大。除大规模产量同比增加外,散养、小规模、中规模主产品产量都略降,但波动幅度不大;二是生猪价格止跌回升。一季度,延续去年第四季度走势,生猪价格持续走低,大部分饲养户处于亏损状态。进入二季度,生猪价格出现反弹,止跌回升。三是生猪饲养成本受大规模生猪影响小幅上涨。散养、小规模、中规模的饲养成本均呈下降态势,但大规模的饲养成本有所增加,其上涨幅度高于其他三种规模之和,导致平均饲养成本仍有小幅上涨。四是饲养效益扭亏为盈。价格回升导致产值上升,除散养还处于亏损外,其他饲养规模由亏损转为盈利。

二、2015年上半年四川生猪成本基本情况

(一)饲养情况

2015年上半年散养、小规模、中规模生猪主产量分别为108.87公斤/头、115.48公斤/头、115.98公斤/头,同比下降-1.55%、-3.37%、-0.27%;大规模主产量117.39公斤/头,同比上升3.56%。散养、小、中、大规模每头的产值合计分别为1469.35元、1563.68元、1586.62元、1618.02元,同比上升5.23%、5.33%、7.95%、10.6%。散养、小、中、大规模每50公斤主产品价格为668.23元、671.35元、678.59元、683.09元,同比分别上升6.83%、8.49%、8.27%、6.89%。散养、小、中、大规模生猪饲养净利润分别是-185.18元、42.66元、68.35元、102.51元,均比上年有所上涨,分别增加122.48元、109.6元、125.32元、74.59元。

由于生猪行情波动大,“过山车”式波动明显:猪肉价格上涨刺激饲养户积极性,加大饲养量后造成供给增多又会导致肉价下跌,肉价下跌打击了饲养户积极性后减少饲养量又导致供给短缺,使得肉价上涨,造成“赚一时,赔一时,平一时”的局面。

(二)成本情况

1.散养生猪

今年上半年我省散养生猪平均每头饲养总成本1654.53元,同比下降2.9%。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是仔畜费378.18元、同比下降8.46%,受去年生猪市场低迷的影响,今年我省仔猪在1至4月上旬的销售价格持续下跌,到四月中旬价格才开始逐渐回升,仔畜购进价格下降,费用也随之降低。二是精饲料费616.91元、同比下降5.51%;饲料价格随生猪行情走势涨跌,第一季度比较低迷,第二季度开始回升,而散养户在一季度购买量普遍较大,因此费用低于去年同期。三是青粗饲料费为55.59元,同比下降6.82%。四是燃料动力费为8.22元、同比下降9.87%,由于煤炭行情持续低迷,煤炭价格下跌,煤费同比下降10.05%。五是医疗防疫费15.04元,同比下降0.99%。六是人工成本550.49元、同比增加4.56%,主要因为劳动力价格不断升高,劳动日工价上涨4.29%所致。

2.小规模生猪

上半年小规模生猪平均每头饲养总成本1521.02元,同比下降1.97%。主要情况如下:一是仔畜费343.79元、同比下降5.72%,仔畜购进角蕨价格下降是导致仔畜费减少的因素。二是精饲料费757.89元,同比下降1.44%。三是青粗饲料费36.05元,同比下降16.69%。四是燃料动力费6.84元、同比下降2.43%。五是医疗防疫费15.25元,同比上升13.89%。六是人工成本为317.55元,同比上升1.55%,主要因为劳动日工价上涨4.29%。

3.中规模生猪

上半年中规模生猪平均每头饲养总成本1518.27元,同比下降0.55%。一是仔畜费419.84元、同比下降9.41%。二是精饲料费788.41元、同比上升3.79%,主要原因是受生猪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,规模户普遍将出栏时间延迟,饲养天数增加,导致精饲料量增加,精饲料费用上涨。三是青买麻藤粗饲料费20.31元,同比下降5%。四是医疗防疫费14.46元,同比上升5.09%。五是人工成本为228.29元、同比上升2.45%。

4.大规模生猪

上半年大规模生猪平均每头饲养总成本1515.51元,同比上升5.61%。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一是仔畜费506.1元、同比下降7.15%,受去年生猪市场低迷的影响,仔猪购进价格低。二是精饲料费824.65元,同比上升15.11%,也是因为养殖户将饲养天数增加,精饲料量增多,费用上涨。三是燃料动力费2.67元,同比增加7.23%。由于煤炭价格较低,在电费略降的情况下,饲养户增加了煤炭的使用。四是医疗防疫费15.15元,同比上升0.53%。五是人工成本122.04元、同比增加8.95%,其中劳动日工价上涨4.29%,雇工工价上涨1.32%。

(三)收益情况

今年上半年,生猪饲养除散养继续亏损之外,其他规模都扭亏为盈,而去年同期仅大规模处于盈利状态。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大规模102.51元,中规模68.35元,小规模户42.66元,散养亏损185.18元。总成本下降,价格回升,产值增长是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。

自2013年起的猪价下滑,淘汰了部分养殖户,省内市场供应量萎缩;运输成本的增加,入川生猪减少,导致目前我省市场生猪供应偏紧。出于对新一轮生猪行情的预期,部分养殖户已开始扩张产能斜脉胶桉。但由于消费结构多元化,牛羊、家禽、蛋奶制品、海产品消费增加,加上天气炎热,需求转淡,预计猪价上涨空间有限。

三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

当前,四川生猪饲养趋势总体较好,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。

(一)“猪周期”缩短,市场风险加大。原来“猪周期”大约为三年一个周期,近几年,生猪价格涨跌周期越来越短,有时一年半左右一个周期,有时一年之中就有一个周期,规律性减弱,饲养户对市场的把握更加困难。

(二)流通环节较多,各环节利润不平衡。虽然生猪出栏价格低迷,但猪肉零售价格却变化不大。现在猪肉从出栏到餐桌要经过经纪人(收购人)、交易、屠宰、配送、零售等多个环节,生猪出栏价格下降之后,各个环节出于全年利润平衡考虑,一是通过经纪人压低光叶火绳猪价,二是放缓降低流通环节费用,品迭后最终受伤的依然是生猪养殖户。

(三)生猪疫情多发,防疫工作有待加强。疫情成为生猪饲养最大的风险,虽然饲养户都能够定期注射疫苗,进行猪圈消毒,但随着病种的不断演变,饲养户仍然担心疫病防不胜防,一旦发生疫情,治疗难度加大,死亡率增高,成为生猪饲养中最大的潜在风险,给生猪饲养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。

(四)融资较难,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。随着成本价格不断走高,养猪经营设施等成本投入不断加大,饲养户对生产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。但金融部门对生猪饲养户放贷十分谨慎,导致缺乏稳定的筹资渠道,市场疲软时难以抵御风险,市场畅旺时却又难以扩大生产规模。

四、建议

为稳定生猪市场供应,保障饲养户的合法利益,提出如下建议。

(一)强化生猪生产扶持措施,建立健全养猪生产风险共担机制。一是研究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补贴政策,防止“猪贱伤农”发生,保护生猪生产的积极性。二是引导龙头企业、专业合作组织与养猪户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,并建立养猪业风险基金,防止“猪贱伤农”与“猪贵伤市”的怪圈。当受到市场影响时,作为应急措施,平抑市场物价,保护农民的利益,促进养猪业稳步发展。三是稳定推进市场、信息、价格、防疫等服务体系建设,让饲养户养放心猪、明白猪,避免一哄而起和一哄而散,独自承担市场风险。四是出台政策积极支持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有序组织生产,规范屠宰加工市场,加大对无证屠宰的检查力度,确保养殖户利益,减少压级压价行为,制定更加合理的收储及补贴政策,保证市场供求关系平稳合理。

(二)强化重大疫病防控,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。要切实加强对生猪饲养场的防疫监管工作,指导饲养场(户)建立健全防疫制度,加强生物安全措施,积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,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。要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,发现异常情况,要及时报告、尽快处置。要突出开展好集中防疫行动,强化检疫工作,加大产地检疫、屠宰检疫和畜禽运输检查消毒站执法力度,严防病害猪肉上市。

(三)加大市场监管力度,规范生猪流通秩序。各地各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和市场环节的监管,要规范并保障生猪市场的正常交易和流通,特别是要加强活猪收购、流通、猪肉销售等环节的监管,防止部分企业、个人垄断生猪收购、屠宰。严厉打击生猪违法经营,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各司其责、相互配合,坚决打击私屠滥宰,严禁未经检疫或检验不合格的猪肉进入市场,严厉查处非法经营、囤积产品、哄抬价格等行为。严禁违规收费,坚决保护经营企业(户)的合法经营行为。加强对生猪生产、屠宰、零售以及饲料、兽药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,确保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,让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猪肉。

(四)加强监测预警,科学指导生产。一是加强预测预警体系建设,及时分析预测走势,指导生猪生产,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、价格过度波动。二是加强监测点建设,逐步建立起统一、高效、权威、准确、反应迅速的信息报送与发布机制,及时提供准确、全面、客观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信息,科学引导生猪生产。三是加强生猪饲养关键技术培训,指导饲养场(户)改进饲养管理技术,提高生猪生产水平。

(五)做好“三保”文章,切实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。一是保能繁母猪。要落实能繁母猪补贴、母猪保险和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,稳定母猪的基本保有量,优化结构,适度淘汰劣质母猪。二是保规模饲养。规模饲养是我市生猪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主体,一方面要继续提升规模饲养比重,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规模饲养结构,争取提高大中型规模饲养场的比例。三是保生猪大县。主产县是稳定生猪总量的重要平台,要集聚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高效设施农业三类项目的投入,实行规模饲养场增量与主产县扩能并举,为稳定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(六)提高集约化程度,大力发展规模饲养。按照省政府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》要求,大力鼓励扶持标准化规模场建设。规模化饲养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,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、集约化处理环境污染、提高畜牧产品质量的必由之路。(中国养殖业联盟)

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是什么
帕金森的检查都有哪些
牛皮癣的形成原因是什么
解析患上颈椎病的原因
友情链接